關于投資的方法有很多門類,有人篤信價值投資,有人偏愛量化交易,有人愛買股、有人只買債,但大多數人總在收益和波動中上下煎熬。這些煎熬歸根究底都是來自于所投資的資產和資金的期限不匹配:把短期要用的錢投到了適合3-5年持有的資產,于是在下跌時煎熬,把長期不用的錢投到了現金管理類的產品,于是在收益率上煎熬。
萬物有始必有終,人生有期限,你的每一份錢也必將有期限。如果要說用什么指標來衡量個人投資的合理性,那只有時間。其他的方法論、收益、波動等都只是基于每一段時間內的延伸指標。
基于時間維度,可以將人生的大部分錢歸類為4筆錢, “6個月內”,“6個月-3年”,“3年以上”及“基于養老規劃的投資(一般在20年以上)”。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,針對這4筆錢來選擇合適的公募基金組合是較好的投資方式。為什么是組合而不是單只的基金,同樣也是基于投資期限的原理:單只基金的投資期限是根據資產設立的,而組合的投資期限是根據人來設立的,只有組合可以為你而設置。
不同的投資期限,投資者需要關注的目標是不同的:
現金管理最重要的是流動性好,風險低。所以,選擇投資品種時,主要關注取錢時能不能較快地到賬,在滿足時效性后,再考慮收益的高低。
貨幣基金組合或短債基金組合是契合這筆錢的產品,好買在選擇該類組合時,分成2個維度去篩選:
1、貨幣基金組合:依托量化團隊每月跟蹤貨幣組合收益率在全市場零售貨幣中的排名,要求組合長期排名位于同類貨幣前10%。
2、短債基金組合:對于加入短債基金的組合,在跟蹤年化收益率、最大回撤等指標的同時,定性方面的跟蹤是更為重要的,一是需要確定短債基金是否滿足篩選標準,二是需要安排研究員定期跟蹤機制,對基金經理配置債券的久期、評級等指標持續跟蹤,以免和目標發生偏離。
穩健理財通常以絕對收益為目標,追求“固收+”的結果,以債基打底,同時通過權益、轉債、打新等策略達到增強的效果。
在選擇該類組合時,投資品收益平穩,波動較小,支取的時間點不會對投資的收益造成明顯的影響是更重要的。好買選擇這類策略時,從以下幾個方面評估:
1、通過什么策略來達到固收增強的效果:如果是量化策略,如風險平價策略,需要評估該策略的邏輯及在不同市場下的表現,是否長期有效,在哪些市場會失效;如果是主動管理策略,則需要評估組合管理人的配置原則及選基能力,判斷固收增強的來源,和管理人說的是否一致。
2、組合的量化評估,在穩健組合的評估上,正收益的概率和收益的均勻分布是更重要的指標,在組合業績評估上,要求年化收益在5%-7%,最大回撤控制在10%以內。
長期投資說的不是時間的無所謂,而是時間的重要性。因為投資時間的增加,投資者通常以年化10%-15%的目標尋找標的,同時也要做好回撤在20%以上的準備。
在持有長期投資的組合中,拿得住永遠比選得好更重要,能達成預期收益的投資方法很多,可以是指數組合,可以是主動管理組合,重要的是尋找到和你相契合的那個理念,搞明白你賺到的是什么錢,沒有人可以賺到所有錢,你只能賺到你能夠理解的那部分錢。
1、能夠識別出“賺什么錢”,我們在這方面有一套獨立的方法論,哪些策略能夠以更高的概率賺到長期收益,這是好買近10年都在研究的事。
2、能夠識別出哪些資產是能夠長期獲得正收益的,全市場都在說資產配置,而好買最先研究的是“什么是資產”,“什么資產值得配置”。
3、能夠評判“好基金”,大多數長期投資策略都是主動管理策略,在長期投資上單純的跟蹤組合業績意義是不大的,需要搞清楚的是組合管理人為什么選這只基金,下跌時他能不能拿住這只基金,這只基金在這個組合中的角色是什么。而這一點,只有真正做過選基金這件事的人,才能理解如何選出好基金。
養老計劃的終點需求是確定的,而抵達終點的路徑是不確定的,距離終點越遠,可能的路徑就越多,這就是養老計劃的核心——與年齡高度相關:年輕時,我們可以支配的錢不多,但可以投資很長的時間,遇到大的波動也不怕;隨著年齡的增長,手頭的錢多了,但退休的日子越來越近,未來可以工作賺錢的時間也在變少,手頭的錢對我們的重要性越來越大,不能承受太大的波動。
也就是說,養老規劃需要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降低投資風險,養老FOF是專門為這筆錢設計的產品,會按照設定的目標退休日期,逐年調整風險投資比例。好買在這類產品上,更建議投資者優先選擇目標期限養老FOF,一方面關注可能的優惠政策,另一方面目標期限的產品能夠很清晰地和退休時間相匹配。
長期投資說的不是時間的無所謂,而是時間的重要性。因為投資時間的增加,投資者通常以年化10%-15%的目標尋找標的,同時也要做好回撤在20%以上的準備。
在持有長期投資的組合中,拿得住永遠比選得好更重要,能達成預期收益的投資方法很多,可以是指數組合,可以是主動管理組合,重要的是尋找到和你相契合的那個理念,搞明白你賺到的是什么錢,沒有人可以賺到所有錢,你只能賺到你能夠理解的那部分錢。
1、能夠識別出“賺什么錢”,我們在這方面有一套獨立的方法論,哪些策略能夠以更高的概率賺到長期收益,這是好買近10年都在研究的事。
2、能夠識別出哪些資產是能夠長期獲得正收益的,全市場都在說資產配置,而好買最先研究的是“什么是資產”,“什么資產值得配置”。
3、能夠評判“好基金”,大多數長期投資策略都是主動管理策略,在長期投資上單純的跟蹤組合業績意義是不大的,需要搞清楚的是組合管理人為什么選這只基金,下跌時他能不能拿住這只基金,這只基金在這個組合中的角色是什么。而這一點,只有真正做過選基金這件事的人,才能理解如何選出好基金。
時間是公正的,一切投資都要接受時間的考驗。時間是正確投資的聚寶盆,更是錯誤投資的顯影粉。在劃分清楚每筆錢的期限后,在每段期限中根據原則來判定組合表現,然后你就可以開始享受投資的樂趣了。
風險提示:投資有風險?;鸬倪^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。相關數據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說明書,并自行承擔投資基金的風險。